#享受停下的時刻
很多人都害怕停滯期,我尤其怕。
說自己是嚴以律己好像有點too much,但我的確是很逼自己的那種性格,若自覺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,便經常焦慮得夜不能寐。最近就是。
當人在一個轉變的階段,對未來無法有太高比例的掌握時,就會慌亂緊張,然後整個身體像爬滿螞蟻般,搔癢難耐。
維持這樣的狀況一陣子,身體滿是不暢快。直到某日夜裡,我洗完澡躺在床上,望著純白寂靜的天花板,感受著體內那股深如墨的躁動。頓時間,發現自己或許能與它共處。
當人可以接受自己心底汨汨湧出的不安,告訴自己停下來也很好,可以用慢一點的步調過著慢一點的生活時,就能更看清楚自己站在一個怎樣的位置上,與怎樣的人相處,哪些好、哪些沒那麼好,哪些適合自己、哪些不適合自己。
聽起來很抽象。但可以試想自己從陽光燦爛的室外,突然被關進不見天日的小房間。剎那間,眼睛適應不了光線不足的黑暗,十足十的恐慌,直到雙眼逐漸接受了這突如其來的漆黑,才慢慢感到放鬆,也才能漸漸看清楚周圍。大概就是這個意思。
心理學家榮格也曾這麼感觸,他認為世間所有美好的東西,都必須以某種更大的代價去交換。對我來說,這種更大的代價就是停滯期的搔癢難耐及躁動不安,是那種光線突然被抽離的感覺,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。
但被關進暗房中不是放棄,而是接受,擁抱不舒適的感受,然後試著在雙眼習慣後看個清楚,再從房內找到鑰匙走出房間,重新回到藍天白雲的屋外,風景才能更顯美麗。
共勉之。
#哈雷蜜的社會觀察日記